2023首届中国水锤大会拉开帷幕

2023年5月9日至10日,首届中国水锤大会在湖南株洲成功举办。

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汤鑫华、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湘晖、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秘书长蒋云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。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、王复明院士应邀作主旨报告,中国工程院邓铭江院士出席开幕式并参与学术沙龙活动。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吴剑主持开幕式。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原副主任许建中、中国计量大学党委书记张土乔、中国通用机械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宗列、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何立新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福军、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靖等出席会议,来自水利、市政等领域的专家、代表们欢聚一堂,通过学术报告、学术沙龙、现场调研等形式,共同探讨交流水锤领域的前沿科技问题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蒋云钟秘书长致辞

蒋云钟在致辞中谈道,全球约有20亿个泵站,对人类、环境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,安全可靠的流体输送系统对当今世界至关重要。⽔锤现象在引调水工程和城乡供排水工程中普遍存在,是全球供水行业共同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,供水行业从事研究、设计、建设、运营和设备制造的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水锤可能带来的后果。近几年来,随着国家水网建设的有序推进,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、规模巨大、受益最广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,解决了许多大型、长距离、高扬程工程的水锤防护技术难题,形成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技术和经验做法。因此,加强水锤领域科学研究和应用创新,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水行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和光荣使命。国际水锤大会的前身在1970年和1971年举行,后来自1972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14届,是本领域的领先会议。今天我们在此举办首届中国水锤大会,是水资源和水安全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,为推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,促进水锤防护科技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王浩院士作主题报告

王浩院士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‘引调水工程中的水锤问题’以及解决方案与关键技术内容。他说,“如同河流、明渠,我们需要修建大坝、闸门进行水量调节一样,管道水锤同样安装了大量泵、阀,对管道内的水量水压进行调节。水锤,就是管道系统的主要危害。当需要提高供水工程的产量时,水锤就挡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,破坏泵站、管道、阀门,成为制约供水工程运行效能的瓶颈。”王院士谈到,引调水工程属于典型的复杂系统,具有时变性、非线性、多变量的水力脆弱性特征。在正常调度、误操作和紧急工况的时候,任何引起水力状态变化过快的因素都有可能产生水锤风险,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。水锤本质是管道内流速的梯度变化,举个简单的例子,在高速公路上,高速行驶的轿车风险并不大,一旦车况复杂,发生急刹,速度突然改变,各种事故就容易发生了。水锤就是供水管网的交通事故,并受整个复杂系统的影响。数字孪生的提出,为水锤系统化防护带来机会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构建从硬件到软件的水锤防护系统,并实现供水工程的智慧调度,是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。接下来,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基于数字孪生的供水工程水锤防护智慧调度系统。在管线系统上,以往,我们的智慧调度聚焦在上下游闸门、调蓄池、泵站等干渠系统的调度,关注点在于长期性、整体性输水、调度目标的实现。而本系统将成为一个有效的补充,融合水锤自适应防护、管道水锤监测、在线水力模型、瞬态过程调度、泵管阀联调联控,实现管道内精细化、实时化的调度。谈及相关关键技术时,王浩院士介绍说,依托上述技术积累、科研平台和科研合作,研发了四项变革性技术。一、自适应水锤防护技术,摒弃现有机电液控制复杂的弊端,研究供水管网中水力学、空气动力学的机理,研发具有自适应管道流态变化的水锤防护阀门,获得两项国际专利。结合案例工程,向大家详细说明其在引水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大会现场

大会设置了学术沙龙环节,围绕数字孪生、实时智慧调控、引调水工程水锤风险评估、城市“心脏”(泵站)与“血管”(管道)体检、瞬态压力波漏损定位等关键技术,服务于国家智能水网、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、供水管网全过程漏损治理等展开热烈交流与讨论。会议还成立了中国水锤大会学术委员会,并发布了首届中国水锤大会倡议书。

本次大会由中国水利学会、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、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主办,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、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、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、中国水利学会调水专业委员会、中国勘测设计协会水系统工程与技术分会、中国测绘学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、河北工程大学、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(筹)承办,湖南省水利学会、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、中国水利学会泵与泵站专业委员会协办。